一、 “三調”概念?
答:是指第三次全國上地調查
二、第三次全國土地調查主要目標
根據《國務院關于開展第三次全國土地調查的通知》(國發(2017)48號,以下簡稱《通知》)要求,三調作為一項重大的國情國力調査,目的是在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成果基礎上,全面細化和完善全國土地利用基礎數據,國家直接掌握翔實準確的全國土地利用現狀和土地資源變化情況,進一步完善土地調査、監測和統計制度,實現成果信息化管理與共享,滿足生態文明建設、空間規劃編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宏觀調控、自然資源管理體制改革和統一確權登記、國土空間用途管制等各項工作的需要。
三、第三次全國土地調查具體任務
三調的主要任務是:在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成果基礎上,按照國家統一標準,在全國范圍內利用遙感、測繪、地理信息、互聯網等技術,統籌利用現有資料,以正射影像圖為基礎,實地調查土地的地類、面積和權屬,全面掌握全國耕地、園地、林地、草地、商服、工礦倉儲、住宅、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交通運輸、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等地類分布及利用狀況;細化耕地調查,全面掌握耕地數量、質量、分布和構成;開展低效閑置土地調査,全面摸清城鎮及開發區范圍內的土地利用狀況;建立互聯共享的覆蓋國家、省、地、縣四級的集影像、地類、范圍、面積和權屬為一體的土地調查數據庫,完善各級互聯共享的網絡化管理系統,健全土地資源變化信息的調查、統計和全天候、全覆蓋遙感監測與快速更新機制。相較于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和年度土地變更調查,三調是對“已有內容的細化變化內容的更新、新增內容的補充”,并對存在相關部門管理需求交叉的耕地、園地、林地、草地、養殖水面等地類進行利用現狀、質量狀況和管理屬性的多重標注。
1.土地利用現狀調查
土地利用現狀調查包括農村土地利用現狀調查和城市建制鎮、村莊(以下簡稱域鎮村莊)內部土地利用現狀請查。
(1)農村土地利用現狀調查。以縣(市、區)為基本單位,以國家一提供的調查底圖為基礎,實地調查每塊圖斑的地類,位置,范圍,面積等利用狀況,查清全國耕地、園地、林地、草地等農用地的數量、分布及質量狀況查清城市、建制鎮、村莊,獨立工礦,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等各類土地的分布和利用狀況:鎮及開發區范圍內的土地利用狀況:建立互聯共享的覆蓋。
(2)城鎮村莊內部土地利用現狀調查。充分利用地籍調查和不動產登記成果,對城市、建制鎮、村莊內的土地利用現狀開展細化調查.查清城鎮村莊內部商服、工業、倉儲、住宅,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和特殊用地等地類的土全覆蓋遙感監測與快速更新機制,相較于第二次全國土地利用狀況。
2.土地權屬調查
結合全國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工作,將城鎮國有建設用地范圍外己完成的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和國有土地使用權登記成果落實在土地調查成果中,對發生變化的開展補充調查。
3.專項用地調查與評價
基于土地利用現狀、土地權屬調查成果和國土資源管理形成的各類管理信息,結合國土資源精細化管理、節均集約用地評價及相關專項工作的需要,開展系列專項用地調查評價。
(1)耕地細化調查。重點對河道或湖區范圍內的耕地林區范圍內的耕地、牧區范圍內的耕地、沙荒耕地等開展細化調查,分類標注,摸清各類耕地資源家底狀況,實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的基礎
(2)批準未建設的建設用地調查。將新增建設用地審批界線落實在土地調查成果上,查清批準用地范圍內未建設土地的實際利用狀況,為持續開展批后監管,促進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提供基礎;
(3)耕地質量等級調查評價和耕地分等定級調查評價。在耕地質量調查評價和耕地分等定級調查評價的基礎上,將最新的耕地質量等級調查評價和耕地分等定級評價成果落實到土地利用現狀圖上,對評價成果進行更新完善。
4.各級土地利用數據庫建設
(1)建立四級土地調查及專項數據庫。國家編制統一的數據庫標準及建庫規范,以縣(市、區)為單位組織開展縣級土地調查數據庫、耕地細化調查專項數據庫、建設用地專項數據庫、耕地質量等級和耕地分等定級專項數據庫建設,實現對城鎮和農村土地利用現狀調查成果、權屬調查成果和專項調查成果的綜合管理。以縣級各類數據庫成果為基礎,省、地級組織建設省、地級土地調查及專項調查數據庫:國家組織建設國家級土地調查及專項調查數據庫,實現全國上地調查成果和專項調查成果的集成管理、動態入庫、統計匯總、數據分析、快速服務、綜合查詢等功能;
(2)建立各級土地調查數據及專項調查數據分析與共享服務平臺?;谒募壨恋卣{查與專項調查數據庫,利用大數據及云計算技術,建設從縣到國家的土地調查數據綜合分析與服務平臺,實現士地調查數據、專項調查數據與土地規劃、基礎測繪等各類基礎數據的互聯互通和綜合分析應用,結合自然資源管理和國土資源管理需要,開發相關應用分析功能,提高三調成果對管理決策的支撐服務能力。
5.成果匯總
(1)數據匯總。在土地調查數據庫和專項數據庫基礎上,逐級匯總各級行政區劃內的城鎮和農村各類土地利用數據及專題數據;
(2)成果分析。根據三調數據,并結合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及年度土地變更調查等相關數據,開展土地利用狀況分析。對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完成以來耕地的數量、質量等級和等別、分布、利用結構及其變化狀況進行綜合分析對城市、建制鎮、村莊等建設用地利用情況進行綜合分析,評價土地利用節約集約程度:匯總形成各類自然資源數據,并分別對其范圍內的土地利用情況進行綜合分析,為生態文明建設、自然源管理提供基礎依據。根據土地調查及分析結果,各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編制三調分析報告;
(3)數據成果制作與圖件編制?;谌{數據,制作系列數據成果,編制國家、省、地、縣各級系列土地利用圖件、圖集和各種專題圖件、圖集等,面向政府機關、科研機構和社會公眾提供不同層級的數據服務,滿足各行各業對三調成果的需求,最大程度的發揮重大國情國力調查的綜合效益。
第三次全國土地調查實施原則
(一)統一領導,各負其責。
三調按照統一領導、各負其責的方式組織實施。國務院第三次全國土地調査領導小組辦公室(以下簡稱全國土地調查辦),負責調查工作的組織和領導,協調解決重大問題。各?。▍^、市)、市(地)、縣(區、市)成立相應的領導和辦公室,制定實施方案和細則,負責本地區調查工作的組織和實施。
(二)統一標準,整合資源。
全國土地調查辦一制定井發布三調技術標準,統一調查和建庫的程序,方法、成果、精度和驗收要求。開展多層次、全方位的技術培訓,合理利用和有效整合社會資源,積極吸收社會機構參與調查工作,充分利用已有的國土資源管理資料和調查成果,保持調查工作的連續性。協調農業、林業、水利等相關部門并參考各部門的調查資料,保證調查成果的適用性。
(三)統籌部署,分步實施。
根據三調總體方案、實施方案和相關技術標準,全面部署三工作,分階段完成調查任務。